514.抑佛之始(5 / 8)
萧衍叹了口气,说出自己的顾虑。
“更何况朕入寺之后,无论请朕还俗、还是安抚百姓和官员,都得有人来做,朕准备让三郎试一试……”
“所以,抑佛的事情只能朕一力承担,不能让几个皇子搅和进去。”
谢举和傅翙对视一眼,眼中都有不解。
从之前皇帝的举动来看,明显是不满意萧纲的阅历和经验,准备再磋磨几年才立储,为此甚至还不惜废除东宫,以免萧纲被坏习气影响揠苗助长。
到现在朝中还人心惶惶,昔日的东宫上下的官员都在奔走,有些干脆想要另投萧纲门下,避免落个白身。
但现在皇帝又风向一变,要为三皇子积累政治资本了?
要知道安抚百姓、拉拢官员,甚至成功从同泰寺请出了皇帝,这都是巨大的人望,是晋升储君最好的积累啊。
其他人也看出风向变了,就不知是因为皇帝要北伐不得不早日确定储君之位,还是只是为了在动乱之时安抚信佛的官员而推出去一个“诱饵”。
要知道,东宫那些官员,大部分都受皇帝父子的影响,是佛门的信众。
皇帝召了最为信任的臣子、最可能支持他的将领过来密谋此事,便是为了一点风声都不透露出去,也是为了将此事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除此之外,他不愿让晋安王萧纲知道,也有另一层顾忌。
御史台查到,最能接触、得到神/机/弩的是晋安王妃的舅舅张密。
张密在内监任职,神/机/弩的登记造册便是内监负责,这种兵器产量小杀伤力大,一向是仅供内用,无论流出流入俱有记录在案。
张密虽然不直接管理这些兵器,但他作为负责督查册簿的监官,只要“不慎遗漏”一两把,流出国外也无人察觉。
更别说张密是萧纲之妻王氏的亲舅。
如此一来,当初杀了萧衍钦差的幕后真凶,很可能便是老三。
三郎如此坚决的在暗中阻挠北伐大计,而他打压佛门便是为了支持北伐,若是让他提早知道,说不得会横生波折。
萧衍是想提拔、教导儿子,不想儿子和自己反目成仇。
但是三郎要是敢对二郎动手,就不能怪他这个做父亲的教他们什么叫做“手足之情”了。
见皇帝执意要避开几位皇子,秘密谋划此事,诸位大臣虽然暗暗有些不安,可萧衍已经治国几十年,权威太重,由不得他们再多反对,只能接受。
确定诸臣都没有反对之意,萧衍便开始计划起“诛佛佞”的人选。
虽然他们已经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