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启动(6 / 12)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一言而可终身行之者”即“可终身行之之一言”,“穷民而无告者”即“无告之穷民”,“人可使报秦者”即“可使报秦之人”,都是以“者”为标志将定语后置。
但没有“者”字标志的定语后置文献也多有之,如《诗?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从《左传?襄公四年》“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可知。“殷土芒芒”即“芒芒殷土”。
又《小雅?六月》: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朱熹注:“而孝友之张仲在焉。”也是定语后置。
如《史记?春申君列传》:
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
“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修饰“李园女弟”。说明她的历史情况和楚幽王的来历,显然,属于定语后置。
又如《史记?滑稽列传》: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这里,“女”是“弟子”的定语,也被后置了。
《论语?雍也》篇也有这样的例子:冉子与之粟五秉。
“粟五秉”即“五秉粟”,这是数量词组做定语被后置了。
上述例子说明。“者”固然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但这种标志有时是可以省略的。以此例之,我们完全可以将《论语》此章的“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看成是“唯女子与小人者为难养也”或“唯女子之与小人者为难养也”的省略。
有“者”字,“与小人”是定语后置毋庸置疑;没有“者”字,也无碍于“与小人”是定语后置这一事实,因为这是孔子思想的逻辑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由此可知,《论语》此章的“女子与小人”是一个偏正结构,“女子”是中心词,“与小人”则是后置定语。是修饰、限定“女子”的。
因此,这里的“女子”不可能是全称,不可能是指所有的女性,而只能是特称。特指那些“象小人一样”的“女子”,“如同小人一样”的“女子”。这种“女子”“如同小人”,其实质就是“女子”中的“小人”。就是“女子”中的“无德之人”。
为了强调,孔子特意在“女子与小人”前加上一个语气词“唯”字。突出强调只有这种“象小人一样”的“女子”才是他视为“难养”的对象。这样,自然就排除了其它的女子。排除了非“如同小人一样”的女子。
孔子视小人一样的女子为“难养”,认为她们“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亲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