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情不知所起,怕生离,更怕死别(1 / 5)

那老人佝偻着腰,面容慈祥里却透着一股子阴沉的味道。

若非亲眼所见,很难让姜小蛮相信这样的两种极端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明明已经很苍老了,可偏偏老人脸上却并无一丝一毫的沟壑。

相反,他面色红润,细腻宛如婴儿一般。

眸子间浑浊中透着一股清明,沧桑不减却又盛气凌然,似是枯木逢春。

仿佛,老人本身就是这样一个极端,鬼气森森却又生机磅礴。

看着立身于门前的佝偻身影,姜小蛮瞳孔微微一缩,不着痕迹的将小姑娘挡在身后。

没来由就想起来幼时读启蒙读物时,其中《山海录》中有一卷《诡诘篇》中曾有记载,‘九州大地有炼尸控尸一脉,分九门十八宗。其中,佼佼者可将自身炼为活尸,三千年不死为尸王,三千年不腐为尸皇,三千年不朽尸帝,寿元近乎万载。九千年后若能以尸证道,亦可白日飞升为仙。成道前,生机不灭,死气盎然。’

尸王无影,尸皇无魄,尸帝则无魂。

望月楼中烛火无数,亮如白昼。

而此时,老人身下,竟是无影。

世间万物皆具灵性,蕴三魂七魄。

人为万灵之长,自然是灵性最足。

托生于母胎之时,一身灵性几近先天神祇,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世俗凡人,随年岁渐长,灵性渐失,宛若江河水日益枯竭。

直至有朝一日江河水断流,彻底干涸,便也阳寿将尽。

岁寒,甲子之后,鲜少有能再活一甲子。

不修武道,不参天道,不采天地日月之精,便难逃日月轮回。

阳寿尽时,便也尘归尘,终归变成一抨黄土。

武道天道,说到底都逃不开长生之道。

历来九州,每一大世。

真正能长生为仙的却十不存一。

武道难,难于上青天。

古人所云一步一登天,约莫就是这个意思。

这座九州,这座江湖。

成千百万武夫参长生,想要于红尘中争渡为仙。

世人皆想长生,皆念长生,皆求长生。

可最后,却是皆叹长生。

长生难,难于登天之后再观天。

于是便有了另类成道求长生。

炼尸一脉,便属于此。

人之三魂,天魂隐于天灵,名曰胎光,主先天气运。

人魂藏于识海,名曰幽精,主后天气运。

而地魂,便寄居于影子当中,主前世阴德。

天灵,识海,影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