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5【五味杂陈】(2 / 3)
本不行,还硬要上项目的。
因为拍得话,如果运气好,还能够赚一笔。如果不拍得话,连这种戏也没得拍,那公司难道要关门一整年么?!
好在托好莱坞电影产业发达且成熟的福,即便是烂片也有回本的可能性。比如通过发行录影带,卖版权给电视台,或者打包出售给外国片商等等。所以通过削减成本,碰瓷大制作或聘请大明星等手段,还是可以借助烂片来盈利的。
比如,美國知名烂片公司asylum,处处碰瓷大片,跟风拍片,结果还能够年盈利三百万;像尼古拉斯·凯奇这样的过气明星,虽然在本国不受待见,但是海外却还有大批粉丝。所以把他请来拍戏,还是可以打着他的名头来向海外片商推销电影的……
不过想像《泰坦尼克号》那样,两亿美元投资赚十几亿美元,那就非常困难,难比登天了。
……
另外,很多时候,即使有了好剧本,也未必能一定拍好戏。
毕竟电影之所以被称为工业,就不是单一方面可以决定成败的。剧本只是一部电影的基础,如何能将它拍好,考验的将是所有参与人员。
比如制片人是否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满足电影的拍摄需求;比如导演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故事核心,而不是执着于细节却忽视了叙事;比如演员是否全身心投入角色,而不是只顾着炒流量,炒绯闻……
只有所有人员都密切配合,用心工作,才能够提升一部电影的成功率。
但说实话,困难是常有的。在一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很多问题都很奇葩,是预先根本想不到的。
比如电影拍到一半,投资公司就已经破产;比如电影刚开始拍,主角就因为犯案被抓;比如电影拍到一半,布景被风暴摧毁等等。
所以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因素很多,很多时候都不是光靠想就能解决的。
……
更何况,有了好剧本,拍出好电影,也不一定就能赚钱。
比如堪称影史经典的《肖申克的救赎》,当年上映的时候亏得一塌糊涂。多亏后来它在有线电视上多次播放,让观众重新领略这部电影的妙处,才让这部电影借由录影带出租收回成本。不然的话,出品方哥伦比亚影业现在还亏着呢。
而《美國往事》原本拍得好好地,但就因为片商横加干预,将原本四个多小时的电影,硬生生剪得只剩两个小时,造成了故事情节的大量缺失,生生把一部好片给剪成了烂片,也导致它的票房惨败。
所以说拍好电影,赚大钱,这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