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1【拒拍《活着》】(2 / 3)

多灾多难,坎坷之极的一生,表达了“生命是无意义的,活着就是活着”的主旨。

对于这一说法,夏天不敢苟同。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易经》就告诉国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道理。

人这一辈子,不能得过且过,苟活一世,那岂不是白活一场。总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才能无悔过一生。没有尊严的活着,比死去更可怕。

“夏先生,您觉得我这故事怎么样?”张义谋讲完之后,问夏天道。

夏天摆了摆手,“我劝你还是不要拍这部电影。”

“……”张义谋一愣,“这是为什么呀?”

他得到《活着》这个故事的时候,简直如获至宝。因为这个故事对人性的剖析,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实在是太到位了,他真是恨不能马上把它拍出来。

“你要明白你现在的身份,你已经不再是无名小卒,你是国际影坛中的中國代表,你的作品代表着中國的面貌。”夏天微微一笑道,“国外很多人都是通过你的电影对中國进行了解的,你现在拍一部题材如此敏感的电影,你觉得外国人会怎么看,你觉得国人又会怎么看?”

《活着》这部电影从民国一直拍到文革后,将國共内战、土改运動、大炼钢鉄、自然灾害、三反五反、十年浩劫等都囊括进去了。

其中有很多是非常敏感的题材,即使九零年代开放初期,國家对这方面约束并不严,但说实话,以张义谋如今的身份去碰触这样的题材,也未免有些冒险。

要知道他现在已经是国际级的大导演,打个喷嚏都可能引发小规模感冒的,更何况是拍这种敏感题材的电影了,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前世,张义谋的这部《活着》就没能在内地上映,即使他删去了很多敏感的内容,甚至还修改了的结局,也一样没能避免被禁的命运。

而且,他也因为前期总拍这种反应内地封建落后的电影,而被网友们骂是卖国,拿著中国封建社会的裹脚布去取悦老外。

这种说法虽然对他不公平,但却也反映了一定的民意。

……

张义谋听完夏天的话之后,整个人都懵了。

他没想到拍一部电影的背后,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学问。

他只是想拍一部好电影而已,却没想到还要考虑这么多事情,让他一时间有些措手不及。

“老张,你要清楚你的立身之本,你是中國的导演,你要拍中國的故事,你出去是没有生路的。”夏天笑着拍了拍张义谋的肩膀道,“要想留在中國,要想继续拍戏,你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