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 83 章(5 / 6)

答城语言问正廿。

这只披着大猫的皮、内地里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东西,抱着玻璃书,趴在草堆里,听到顾川的问话,懒洋洋地抬起头来,说:

“川,这里没有现在和过去的区别,我们、作为第十三区域的门徒的我和我属于的组织,在研究的东西,始终、永远,只有一个。”

那就是从解答城诞生之前就流传下来的第十三个问题。

它无比庄严地陈述道:

“我们能表达什么?又如何能表达什么?”

顾川不知道自己理解的答案,或者说作为问题的答案,理解得对不对,但他开始理解到解答城最深的怪诞了。

“从一开始就必须要解开的问题。”

他默默念了一遍,又追问:

“那秭圆呢?秭圆也在研究某个问题。”

正廿和秭圆不熟,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秭圆的归属:

“她归属的地方研究的是第十二问题,我们经常借用第十二问题王国收集的资料。”

说到这里,正廿不再多说,只抽出一篇某个大荒生物氏族的记录文献,叫顾川按着这篇文献跟着他学习的语言。

这个大荒的生物氏族与换脸的部族长得相似,他们有个特征是不会数数,任何数都只能数到三,他们无法理解超过三的概念。

这篇文章,援引了很多关于数理的知识,也就涉及了许多数量的单位。

这是解答城语言又一个有趣的特征。

齿轮人们没有科学记数法的概念。科学记数法是地球现代计数用的便捷的方法,比如一亿亿可以记成十的十六次方,这能轻易表达某些末尾有数百个零的大数。

但解答城不同,解答城会将一亿亿记成一兆。

顾川是用中文里的计数来理解的。

那便是“千生万,万生亿,亿生兆,兆生京,京生秭,秭生垓,垓生壤,壤生沟,沟生涧,涧生正,正生载”。

他们用一个音节,大约可以翻译为“兆”代替了亿亿,接着是十兆、百兆,一直到千万兆,然后似乎是要避免音节过长似的,亿兆同样用来一个音节,可以翻译为“京”来代替。

他跟着一个个读过来,突然发现这里的秭与秭圆的读音是一样的,而正与正廿的读音也是一样的。

他又发现了一个奇诡的特征,于是不置信地抬起头来问:

“那圆是不是也代指一个数字,廿是不是也代指一个数字。”

正廿毫未察觉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秘密,不关心地说道:

“是的。”

在解答城的语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