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 垃圾桶里的尸体(2 / 3)

灰尘中若隐若现。他迅速蹲下,取出石膏粉和注射器:“43码,橡胶底,花纹呈菱形块状,有明显拖曳痕迹。”调配石膏浆时,他突然皱眉,“注意看,鞋印边缘不连续,说明凶手移动时重心不稳,可能负重。”

两人沿着车辙印追踪至垃圾站围墙缺口。小孙趴在地上,放大镜紧贴泥土:“轮胎宽195毫米,轴距2720毫米,和五菱荣光参数一致。”他用小刷子清理车辙边缘,“有柴油残留,提取样本做气相色谱分析。”当勘查灯扫过围墙时,小杨突然叫停——墙顶的铁丝网挂着半片蓝色布料,经纬线间还嵌着暗红色纤维。

“血源检测优先。”小杨将证物封装进真空袋,“联系张林,让他准备接收。”回到分类池旁,他开始测量血痕的luminol反应。喷雾瓶中的鲁米诺试剂与血迹接触的瞬间,幽蓝色的荧光在黑暗中蔓延,“确认a、b、c三处血源,做str分型对比。”

时间在精密的操作中流逝。小孙用xrf光谱仪扫描手臂断口:“锯齿宽度3.2毫米,符合便携式电锯特征,切割方向从内向外,凶手惯用右手。”他调出金属成分分析报告,“断口处检测到铬、镍元素,说明凶器近期经过镀铬处理。”然而,当比对全市五金店的电锯销售记录时,数据库跳出237条匹配信息。

“检查垃圾压缩区。”小杨突然指向轰鸣的压缩机。两人穿上防护服,在腐臭的垃圾堆中徒手翻找。小孙的金属探测仪突然报警,在废旧金属堆里挖出个带血的扳手。但经过检验,扳手表面的血迹属于三个月前的流浪狗,与本案无关。

凌晨两点,勘查记录本上的字迹越来越潦草。小杨反复播放分类池的监控录像,逐帧分析:“第17分23秒,防水布边缘露出的金属扣件,形状像货车车厢锁扣。”然而放大图像后,像素模糊得无法辨认具体型号。小孙尝试复原抛尸者的行动轨迹,在三维模型中模拟出17种可能路线,却都因缺乏关键证据而无法锁定。

“收工吧。”小杨摘下沾满污渍的手套,“虽然找到23处物证,但没有排他性线索。”他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分类池里的血水已凝结成暗红色的痂,“重点排查远方建材的离职员工,尤其是近半年内消失的右利手男性。”临走前,他再次举起相机,拍下手臂断口处隐约的tattoo痕迹——那团模糊的青色,或许将成为下一个突破口。

与此同时,李明正在安排小王和小周扩大搜索范围,这里边居然发现了一个实体碎片,那么其他的实体水管很有可能也在附近。

垃圾站外的探照灯在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