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世纪合作(1 / 3)

《星轨》这部承载了丁程鑫无数心血的、以马嘉祺为隐秘缪斯的小说,在完成初稿后,并未立刻公开发表。他先是给了一位极其信赖的、在出版圈颇有资历的导师阅览,得到了高度的肯定和细致的修改意见。经过数轮精心打磨,这部作品终于定稿,并通过导师的引荐,投递给了一家以出品精品文学和敏锐市场嗅觉著称的出版社。

出版社的编辑团队几乎是一眼相中了这部作品。它既有扎实的学术背景带来的智力上的挑战与魅力,又包裹着一个关于灵魂吸引、关于理性与感性如何共存的、极具张力和普世情感的核心。独特的题材、深刻的内核加上丁程鑫日益成熟的文笔,让出版社决定将其作为年度重点作品推出。

小说一经出版,便迅速在文学界和更广泛的读者群体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缠绵悱恎的爱情故事,《星轨》以其独特的“硬核”理科浪漫、对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以及充满哲学思辨的对话,征服了众多渴望深度阅读的读者。评论界称赞其“开拓了华语文学的新维度”,“用文学的笔触成功驾驭了科学的诗意”。丁程鑫的名字,伴随着“天才作家”、“文理通才”的美誉,真正意义上地走出了校园和专栏的小圈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而这部作品独特的戏剧张力和视觉潜力,也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吸引了影视圈的目光。几家有实力的影视公司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购下影视改编权。经过审慎的评估和洽谈,丁程鑫和出版社最终选择了业内以制作精良、尊重原创闻名的“华章影业”。

签约只是第一步。华章影业对《星轨》极其重视,将其定位为S+级别的重点项目,请来了以擅长处理细腻情感和宏大叙事著称的导演林牧,并组建了顶尖的编剧团队进行剧本改编。一切都在紧锣密鼓而又高标准地推进着。

然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浮出水面——男主角,那位年轻、理性、内心世界复杂如宇宙的物理学家“陈序”,选角陷入了困境。这个角色需要演员既具备清冷孤高的学术气质,又能演绎出角色在遭遇“变量”后,内心秩序被打破、重建过程中那种微妙而强大的情感层次。试镜了不少当红小生和实力派新人,却总是差强人意,要么过于浮夸,要么缺乏那份沉静之下蕴含力量的“智力感”。

就在选角团队一筹莫展之际,一份资料被摆到了制片人和林牧导演的桌上。那是关于马嘉祺的资料。

推荐人正是之前邀请过马嘉祺演话剧、后来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