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初露锋芒(2 / 3)
潜意识的突破,是对自身可能性的一种试探。
接下来的日子,马嘉祺在繁重的课业之余,投入了对角色的钻研。他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就用他最擅长的方式——分析。他反复阅读剧本,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逻辑,甚至去查阅相关的心理学资料。排练时,他话不多,但观察力极强,能迅速捕捉到导演的要求和对手演员的节奏。他身上那种天然的、略带疏离的冷感,与角色高度契合,而当他偶尔在特定情境下爆发出被压抑的情感时,那种反差带来的戏剧张力,让指导老师和合作者都感到惊喜。
丁程鑫的投稿,在一个多月后,收到了回音。不是他预想中的拒稿信,而是一封采用通知!那家素来高冷的期刊,不仅决定刊发他的小说,编辑还在邮件中特别赞扬了他叙事的老练和主题的深刻性,称其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洞察力。
消息很快在文学社和小范围的院系里传开。丁程鑫的名字,第一次与“才华”、“潜力”这样的词汇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收到了不少祝贺,也接到了校刊和另一个文学平台的专访邀请。走在校园里,开始会有不熟悉的同学认出他,投来或羡慕或好奇的目光。这种突如其来的、小范围内的“成名”,让丁程鑫有些无所适从,但内心深处,那份被认可的喜悦和对创作之路更加坚定的信心,是真实而滚烫的。
几乎是前后脚,马嘉祺参演的话剧正式公演了。他饰演的那个角色,虽然戏份不重,但其独特的气质和几处关键场景下精准的、富有层次的表演,赢得了戏剧社内部和不少观众的高度评价。演出录像被放到校园网上,其中马嘉祺的几个特写镜头,将他那种沉静中蕴含力量的独特魅力捕捉得淋漓尽致,竟然在校园论坛上引发了一波小范围的讨论。
「物理系那个演科学家的男生是谁?气质绝了!」
「眼神好有戏,感觉他站在那里不说话就有故事。」
「听说叫马嘉祺,新生里的学霸,没想到演戏也这么有天赋。」
这些议论,马嘉祺本人并不太关心。他更在意的是这次体验带给他的、对“表达”和“共情”的新理解。但外界的关注,已经像细小的涟漪,开始在他平静的生活周围荡漾开来。
又一次视频通话时,两人分享了彼此近期的“突破”。
“我们社里的人都说,我那篇小说写得很好,编辑还夸我有洞察力。”丁程鑫脸上带着光,语气有些兴奋,又努力想显得谦虚,“感觉……挺奇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