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同桌的你(2 / 3)
。
丁程鑫长长舒了口气,感觉后背都有些汗湿。他转向马嘉祺,这次目光里少了之前的疏离,多了几分真诚:“谢谢。”
马嘉祺这才转过头,看向他。阳光从侧面照过来,在他挺直的鼻梁一侧投下小小的阴影。“不客气。”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丁程鑫因为专注解题而被弄得有些凌乱的草稿纸上,那里除了数学符号,还有几个不经意间画下的小小的、扭曲的几何体涂鸦。“你的思路卡在第二个变形上了,忽略了隐藏的等腰关系。”
他的点评一针见血,直接点破了丁程鑫之前的思维盲区。
丁程鑫有些赫然,摸了摸鼻子:“图形想象有时候会跑偏。”
“很正常。”马嘉祺开始整理自己的书本,语气依旧平淡,“以后有类似的难题,可以讨论。”
一句简单的“可以讨论”,像一把小小的钥匙,轻轻叩开了那层隔阂。
自那以后,两人之间的交流明显多了起来。大多时候仍是关于学习,马嘉祺逻辑严密,擅长理科思维,总能精准地抓住问题核心;丁程鑫则在语文和历史方面展现出广博的阅读面和独特的见解,文字细腻,感受力强。他们发现,彼此的知识结构恰好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补。
当然,分歧也时有发生。
一次语文课上,讨论到一篇关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散文。丁程鑫显然非常欣赏文中作者那种近乎偏执的、对精神家园的坚守,他发言时,眼睛亮亮的,语速比平时快了些,引经据典,试图论证这种坚守在浮躁时代里的珍贵价值。
马嘉祺安静地听完,然后提出了不同看法。“坚守精神家园固然可贵,但文中作者的选择,是否过于避世?完全脱离现实土壤的理想,是否更像一种空中楼阁?或许,在认清现实之后,依然能找到一条与之共存甚至改变它的路径,是更艰难的‘现实主义’。”
他的话语冷静,甚至有些犀利,像一颗冷水骤然滴入沸腾的油锅。
丁程鑫像是被戳到了某个点,脸颊微微泛红,下意识地反驳:“但如果现实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腐蚀力呢?保持距离难道不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不是所有人都必须选择直面惨淡……”
“自我保护,和主动出击,并不完全矛盾。”马嘉祺看着他,眼神专注,“关键在于,你的理想,是否足够坚定到能够承受现实的磨砺。否则,那可能只是脆弱的幻想。”
“你……”丁程鑫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