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深秋(2 / 3)
务的地盘儿。
借着疾驰的马儿,紧握着缰绳的崔少愆,却是从袖口处那里,滑出了一枚龙形的铜币。
东巴文,是纳西族特有的一种象形文字。起源于唐代,或者唐之前,就已然有了雏形。
由纳西族祭司“东巴”创造。多用于书写宗教典籍,很少用于钱币的铸造。
而整个纳西族,最早可以可追溯到古代的氐羌族。他们是古羌人,向南迁徙的一个支系。位于现今云南省的西北部。
而但凡了解古代铜币史的,也都知晓,龙纹图案的铜币,大多为宋代以后的压胜钱。所以,她在筑京观得到的——龙形铜币的来历,便很有意思了。
很显然,眼下她所接触到的铜币,并没有被后世所发现。也就是说,这种写有东巴文的铜币或者刀币,是不存在的。
可偏偏,她手中的这些——便是!那如果说,这铜币上面的象形文字,并不是东巴文,而是巫族,用于占下亦或者是——巫文化的传承呢?!
那么,形成这个完美闭环的唯一答案——便是,她手中的铜币也好,文字也罢,皆都要比她所在的北宋朝,还要更早更古老!且一定与巫族……有所联系!!!
想到了古代的古羌人、氐羌族,皆是以姜姓为重要姓氏后,崔少愆的眼神中,便闪过了一丝了然。
这是封神榜时期么,当真——有点意思。
周文王……周武王的西周……铭文……巫族的象形文字……古羌人……祝慈……部落……巫族……
所以,眼下。
她所有接触到的那种地下大型机括,很有可能,便起源于「商未~西周」这一时期。
当然最有意思的,还要属当初,她在筑京观的祭台上,所发现的另一种类型的铜币了。
得亏她眼神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那圆形的铜币上,刻着的“周元通宝”这四个字。此乃——由柴荣所建立的「后周」,使用流通的钱币!
所以,这地下的机括,肯定也与后周,还有点儿联系。可能,也许还与外祖他老人家,也有关联就是了……
柴熙谨啊柴熙谨!!!你果然——还有事情在瞒着我。你可当真,是一个……不太厚道的人呐。
略微有些受伤的,拍了拍左胸口。
再次将那些钱币,给收回到了大袖口袋里的崔少愆,就这样面不改色的,继续前冲了过去。
汴京城的深秋,总是带着股寒凉的意味儿。
此刻的清临渊,就那样负手而立的,站在了左厢楼店务的屋檐下。其指尖,还捏着一片枯黄了的栾树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