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心照不宣(6 / 9)

闪耀着光芒的“马”阀旗帜、关陇豪族的全力支持、甚至魏国柱国大将军花夭对他的倾心,都给马文才的成功染上了一抹传奇的色彩。

在朝野上下的议论纷纷中,曾经的讖言又卷土重来,传播与洛阳的街头巷尾、童言童语之间。

其实在白袍军北上之前很多年,魏国就曾有过童谣讖言,曰“侯非侯,王非王,千军万马入洛阳”,又因为洛阳是中原正朔,便有“得洛阳者得天下”之说,各方都势力拼命的想要得到洛阳。

这个讖言曾搅动了整个魏国风云变幻。

六镇兵马听闻后,以为“侯非侯、王非王”指的是他们六镇子弟不能列为王侯,而先后起事;

尔朱荣以为自己部下侯景第一个冲入洛阳正是应验了此事,原本只是勤王的初衷变成了想要谋国,杀的整个魏国宗室尽亡;

萧综以为“侯非侯,王非王”,指的是自己先得到了世人眼中的豫章王、东昏侯之子的身份,而后又失去,自觉天意在己,肆意杀伐筹谋,只以为得了洛阳便应了天意……

如今马文才的白袍军和花夭的黑山军已经控制了魏国的半壁江山,这“侯非侯、王非王”的传闻又被套在了他们身上。

“说起来,这侯非侯、王非王安在你身上,也合适。”

花夭在得到黑山军拿下豫州的战报后就来马文才的住处,此时调笑道:“你不是给梁主封了个县侯么?怕是这侯爵你也没办法回去领了,非侯没错……”

她又笑眯眯的,“你得了雍、秦、豫三地的消息一传来,陛下和任城王就有些慌神了,商议着要立你为‘梁王’呢。以你的野心,估计这‘梁’王也做不久,岂不是侯非侯,王非王?”

“不是‘你得了雍、秦、豫’,而是‘我们’。”

马文才放下手中的笔,抬眼看了看花夭,又若无其事的继续写起书信。

如今的他已经不是之前那小小的参军,来往战事的通报、与过往豪族的交流大多要亲力亲为,有些还能交由陈庆之帮忙,有些则无人可托,这让他有时甚至觉得有些吃力,恨不得梁山伯和在建康的下属能前来魏国,为他分忧。

花夭本来是调笑马文才,没想到被马文才一句“我们”说的脸红了红,没能再调笑下去。

到了此时,两人心里早已经清楚,无论是他们彼此、还是在天下人的眼里,他们都已经成了一体,代表着“马阀”这一支的实力。

从黑山军和征西军联合拿潼关、谋夺三州开始,无论于公于私,她与马文才都已经无法分开。

不,应该说,从马文才再见花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