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心照不宣(4 / 9)

托过他照看我们的家人,如果我猜的不错,现在将军的家人已经安置到了安全之处。”

“此话当真!”

陈庆之惊喜交加,竟然一把抓住了马文才的手臂。

“他们现在在哪里?!”

和马文才的父母住在吴兴、还可以闻讯而走不同,陈庆之一直在京中,他的妻儿都留在京中的宅子里,家中只有两个洒扫的小童和老仆,连个家丁都没有,若陛下要软禁他的家人,他的妻儿毫无抵抗之力。

他一直不敢叛国,跟着萧综走一条充满艰辛的路,也是因为家人根基皆在梁国,实在担不起“叛国”的这个罪名。

汉武帝时李陵的悲剧,陈庆之并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

马文才性格沉稳,并不是夸夸其谈之辈,也不是会许空诺的人,他既然说可保家人不失,那就定然不会有失。

见陈庆之如此失态,马文才好脾气地任他抓着手臂,猜测道:“我在京中内外也有不少家产,庄园与客店不少,况且还有裴家相护,无论裴山将他们安置在哪儿,安全肯定是没问题的。”

他顿了顿,又十分诚恳地说:“但你问我现在他们在哪儿,我也未必能得知。若不是到了很紧急的情况,裴山不会出手转移我们的家人。而到了转移的时候,必然是就近安置,八成是在某处客店中,大隐隐于市吧。”

这倒不是他故意要隐瞒,而是他和梁山伯之间的沟通并不如其他人那么容易,有些事情瞬息起变,他又怎么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马文文的回答让陈庆之有些失望,但既然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局面又变成了这样,即使是陈庆之也只能认命,干脆地问:

“你现在意欲何为?扶植元子攸或元彝为帝吗?”

“那得看接下来情况如何。”

马文才给了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并没有正面给他答案。

陈庆之的疑问在马文才面前没有得到答案,但与马文才的对质却平抚了他不安的内心,之后好多天他都不肯死心,派人在颍水周边打探生还者的消息,但所得的成效不大。

他倒不是想和马文才对着来,只是觉得用人乔扮萧综太容易被人戳破,想要找回真的萧综罢了。

可惜那日爆发的山洪实在是声势浩大,齐军用的又不是船,而是毫无安全可言的木筏和皮筏,稍微有点动荡就会翻覆,就算齐军大多会水,在那种猛烈的浪潮之下被卷走,根本不可能浮出水面呼吸。

颍水又是沙河,泥沙杂多,最容易让人陷入其中,大部分人都不是淹死的,而是被泥沙呛死的。

陈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