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大开眼界(3 / 6)
那是秘书省为誊抄文书的秘书郎准备的屋子,秘书郎不能上朝,却可以整理朝议,是最清贵的官职,历来只有灼然门第之子能担任。
这些人根本不会起早来上朝,于是偏室常常就空无一人。
但今日的偏室里,已有一人静静的等着。
“你请我办的事,已经成了。”
谢举入了室,轻声道:“你可以放心。”
屋内的正是马文才,闻言如释重负。
“我的承诺轻易不许出,你用来参西丰侯,不会后悔?”
谢举问。
“我与祝英台同窗好友,默契相投,她出了事,便如同我出了事。我现在是在自救,又怎么会后悔呢?”
马文才摇头笑道,“功名利禄、身份地位,我都可以自己去搏,这些不是一个承诺就能换来的。但眼下这燃眉之急,我却只能靠谢使君去解。”
谢举没想到马文才居然会说出“自救”之言,欣赏道:“不愧是能写出《祥瑞论》规劝陛下的天子门生,祝英台有你这样的朋友实属可贵。”
他和临川王互别苗头这么多年,自然知道一个次等士族敢撼动临川王府这样的庞然大物,而且还已经奏效,能有多么难得。
大概是出于这样的赞赏和对后辈的提携之心,他想了想,从怀中又掏出那方帕子,还给了马文才。
“拿去,我和临川王本就有过节,就算你不求我,若有人参他,我也是会附议的。这一次不算是你的请求。”
马文才怔怔地接回帕子,疑惑地问:“还有其他人参临川王府?”
“我正要问你,你是怎么说动东宫的?”
谢举见马文才不像是知情的样子,讶然道:“难道不是你说服的太子?”
鸿胪寺卿和宗室萧恭这样的人可不是其他人能说动的,除了陛下,只有太子有这样的能力让他们一同弹劾西丰侯。
至于御史大夫王简,几乎对临川王恨之入骨,谓其“国之毒瘤”,他会参本倒不奇怪。
“我哪里有能力说动殿下!”
马文才失笑,“我便是想面见殿下都很难。”
他顿了顿,猜测道:“英台是东宫的属官,也许是因为殿下惜才?”
谢举见他不肯说实话,也没有多问,只是笑着抚了抚须。
“太子愿意伸出援手,那三皇子必定会帮你找祝英台。御史台那边那位你的‘朋友’,怕是用不到了。”
御史台里要差人跟随两位皇子去临川王府抓人,御史台里几位殿中侍御使都纷纷露出难色,不愿前往。
既然是皇子办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