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因果循环(4 / 9)

无惊无喜,突然就想起他那番“好聚好散”的言论。

梁山伯那时怎么说的来着?

‘马兄讲究分寸,即便心中对我不喜,也不会当面给我难堪。’

真的不会当面给人难堪吗?

他是经历过多少次这样的事情,才会养成一副“今日好则聚,明日不好则散”的悲观性子?

“到底是我过分,还是他过分?”

马文才失望地看着祝英台,“他们担心我的身体,却不先来征求我的同意,就过来问你愿不愿意换舍友,这种先斩后奏之举,难道就是尊重我了吗?”

祝英台怔住,听起来觉得这话也没有什么不对,可是还是觉得怪怪的,有点像是强词夺理。

难道不是担心他不会同意,先来探一探她的口风,看看能不能在她这里想法子吗?一般人遇见性子执拗的朋友好像都是这么“曲线救国”的啊!

“他们也是为了你的身体好,我听着都很担忧啊,现在地上这么潮,又寒又阴,你不睡在地台上直接睡在地上,睡出毛病来怎么办!”

祝英台有些厌烦这样的扯皮。

“你要不愿意就算了,梁山伯就是来和我商量下而已,何必对他撒气?”

“我虽客居在傅兄之处,却不是他的下人,梁山伯是傅歧的朋友所以才能和傅歧同住,傅兄也当我是朋友,所以才允许我借住。可这梁山伯与你是什么关系,怎能和你同住?”

马文才越见祝英台维护梁山伯越是生气,看着一旁沉默无语的梁山伯,口不择言道:

“他若真要担心我,就该搬回丙舍去住才对!”

这句话犹如直接甩了梁山伯一记耳光,饶是他性子豁达,也依旧露出了受伤的表情,几乎难以直面这样的羞辱。

莫说梁山伯,就连祝英台都惊呆了。

“梁山伯也是我的朋友。”她冷着脸说:“和你是我的朋友并无什么不同。”

话说完了,连祝英台都觉得有些荒谬,这小学生一样的对话真的是从两个成熟的人嘴里说出来的?

这种小学生经常出现的,“你是我的好朋友你不准再和别人交朋友谁要跟你好谁就是我的敌人”的浓浓既视感是什么鬼?

她知道马文才有时候很傲娇,但傲娇到这种地步,也太过了一点吧?

“你说,梁山伯也是你的朋友,和我并无什么不同?”

果不其然,马文才立刻像是许多小学生那样,露出了被踩了脚的表情,“并无什么不同?”

他看向梁山伯,眼神里俱是难以置信之色。

他和祝英台入馆之时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