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自取其辱(7 / 10)
祝英台和梁山伯,祝英台的婢女半夏在他们讨论“天子和五馆”的时候就已经被赶了出去看门,到现在也不敢进来。
看着掩面抽泣到几近晕厥的祝英台,虽然不知道他为何如此自责伤心,但他大致也能猜得出是她心肠太软,或压抑太过,又或者所有的责任都背在自己身上的缘故。
而他,可以说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这样隐藏在背后的心思,让他心中对祝英台顿时产生了一丝内疚,面对他突如其来的泪水时,也就越发不知所措。
男人也这么能哭吗?
果然是在家中不知世事的天真小少爷吧。
如果说他刚刚觉得自己的“布置”并没有什么错误的话,那现在看着伤心悲痛到此等地步的祝英台,他却要思考下是不是疏漏了什么。
什么重要的东西。
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梁山伯欲言又止,看着祝英台的泪颜,最终叹了一句。
“人不会因赤子之心而变强的,在世事之残酷面前,赤子之心只会被摧残的千疮百孔。”
他的话永远那么有理。
“你得学着变强,才能先保护住自己的赤子之心啊。”
祝英台哭得累了,伏在了地上,似是睡了过去一般,也不知是真累了,还是假装疲累逃避梁山伯所说的“肺腑之言”。
她一点回应都没有。
梁山伯见此,有些尴尬地抿了抿唇,几乎是落荒而逃。
在刘有助被提走的那一刻,祝英台是真的崩溃了。
心灵和身体双重的疲累、长久以来的压力、无论如何也甩不掉的世人的嘲意,还有自己无意却对别人造成的可怕伤害,都让这个明明已经选择逃避开来笑脸面对世界的女孩,彻底陷入了绝望。
在世人嘲笑“女子读书有什么用呢又不能做官”时,她尚且能以此时家喻户晓的北朝花木兰斥责回去;
在世人嘲笑“女子应该避嫌乖乖坐在家里绣花”时,她尚且能以祝英台原本的宿命便是抗争宿命的理由,“女扮男装”为自己争取出庄;
在世人嘲笑“算学这种东西就是庶人拿来糊口的杂学”时,她尚且能以自己还算粗通的才能去堵住那些人的嘴。
可当她最为骄傲的东西被人践踏到泥地里,当她努力维护的东西却被发现不堪一击,当她以为可以借由善意换回的东西却变成了可怕的灾难……
她不可避免的动摇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屋内的祝英台半天没有声音,屋子里的油灯早已经燃尽,漆黑一片,半夏半惊半疑地将从窗外伸进脑袋,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