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不会妥协(3 / 4)

面砍腿流放千里……

每条律法其实都很严谨和严苛,可制定者们在每一条严谨的条律后面都开了“后门”,以供特权阶级去寻找脱罪的漏洞。诸如此般还有很多,其法律双标之严重看的祝英台内心里破口大骂,再也看不下去。

所以无论马文才也好,其他人也好,哪怕他们的颜突破天际,祝英台在看到他们的时候,无法不想到他们其实是吸食着民脂民膏甚至是民血民泪长到这么大的,而他们的风雅和风度,是在践踏着别人生存的权利的时候被“教养”出来的。

只要一想到这些,祝英台就根本没办法对他们生出什么好感,偏偏她自己的身子也生在这个阶级,连表达出对普通人的好奇都是一种“不合时宜”,更别说想办法维护他们的权利。

那被割了鼻子的可怜女孩,就是对她最好的抨击和警醒。

她除了用“好歹他们还有颜能**”来麻痹自己,还能靠什么才能忍住不拔腿就走的冲动呢?

有一段时间,祝英台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有那么多明明可以做很多事的名士却选择了归隐,过着“放达”的生活。

难道这时代就没有聪明人吗?难道这时代就没有会生出怜悯之心的人吗?

可他们能做什么?连这个国家的法律都是要求人们去剥削别人、苛责别人、伤害别人的啊!

那些“不合时宜”的行为,放在了士族的身上,变成了旷达。唯有旷达,才能掩饰住他们内心不安而生出的惶恐之心。

至于之后的“跟风”,便是让人作呕了。

马文才问她为什么乙科学的那么差,这简直是个不用问的问题。

有几个她这样经历的人,会热衷于学习如何去压迫别人,如何用礼教把自己包装成没血没泪只懂繁文缛节的怪物,如何可笑的骑着驴子当马拿着玩具弓乱瞄就算是学了“射”和“御”?

祝英台第一眼看到“马场”那几匹比狗高不了多少的果下马时,她的内心是拒绝的。

马文才又如何能想到,祝英台的“看不进去”,是这么多无法和这个时代任何士族解释的“原因”?

所以当他看见刚刚还“诚恳道歉”的祝英台,此刻却一副“我不愿多提”的样子时,顿时生出一种“怒其不争”的可笑来。

她刚刚还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嘲笑他的努力,那现在这种“夏虫不可语冰”的态度是什么?

看不起他吗?

生性高傲的马文才无法直面这种两生两世的“轻蔑”,如果这祝英台是个真男人,他揍他一顿也许就出了气,可她偏偏是个女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