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液晶时代的到来(2 / 3)

也都实现了国产化。

但是很遗憾,因为没有自动控制技术,这一切都只是实验室水平。经过了我们科学家五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已经研发出第一代自动控制系统。

现在华投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攻克了三微米光刻机,已经可以生产8086水平的芯片,当然这台光刻机还在调试中,能够实用估计还要在等个一两年,但是即便如此,也是值得的。“

孙祖杰笑着说道,“两年之后,我们的程控电话系统,bp机芯片,天翼一代电脑等等无数电子产品都可以实现国产化,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另外还有一个副产品,华投顺便搞出了国产第一代精密数控机床,当然精度不算高,不过总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别看孙祖杰嘴上笑意盈盈,事实上他非常清楚做到这一切他们付出了多少代价,投入的钱真是海了去了。

而且虽然嘴上吹得厉害,但是这第一代自动控制系统也就那么回事,不论是生产效率,还是精度都比国外水平相差很远。

但是即便如此,孙祖杰知道,他们也是成功的,就算生产的芯片良品率只有百分之十,生产效率也远远不如国外,那又如何,华投毕竟可以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最多是成本高了一大截,但是毕竟不用担心因为国外制裁,那几条芯片生产线趴窝。

铁主任无声的跟着孙祖杰来到了另外一个实验室,这是一个超洁净实验室,孙祖杰指着眼前的这台设备说道,“我们正在开发一种新型的光刻机,五六年下来,取得了很不错的进展,这台光刻机思路比较独特,对现有光刻机改进之后,可以做到两微米制程。

我估计到了九十年代初,我们就可以攻克1微米制程大关,这样国防工业所需要的很多关键芯片都可以自己生产。“

事实上解决了三微米制程问题,已经帮着华国解决了太多问题,更不用说1微米制程了,386芯片就足以支撑f22战斗机的需要。

但是现在另外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出现了,华国根本没有几个出色的芯片设计人才,或者说根本都是空白,所以自从精简指令集出现之后,天翼和欧派围绕着这种最新一代的芯片投入了不少力量。

道理十分简单,越是刚刚起步的时候,跟踪研究越是容易,越往后难度越大。孙祖杰现在的做法就是跟着学,一边补课,一边探索新突破带来的弯道超车机会。

一批年轻的芯片设计人员正在摸索设计第一代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也许他们的技术还十分稚嫩,但是不管怎么说,华国人踏出了第一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