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马奉山(2 / 3)

也根本不知道怎么拿适航证,这一课一定要补上,所以孙祖杰才会极力推动与麦道的合作。

与麦道合作后,麦道就需要将他们飞机设计制造检验的整个过程向华国展开,就算只是给咱们看一部分,那也是弥足珍贵的。

学习之后,才是真正需要练手的时候,所以孙祖杰说的运十六方案定的时间是十年后,主要依据就在于此。

本来这个领导众人学习并研发下一代飞机的任务会交给马奉山,但是马奉山病了,所以孙祖杰就决定彻底让年轻人担纲,所以请他推荐一个年轻人,可以在十年后有能力有精力主持这个巨大的项目。

孙祖杰告诉马奉山,十年时间内,华夏飞机需要韬光养晦,积累资本。韬光养晦就是要让麦道相信华国愿意废掉自己的大飞机研发,全力配合他们的组装,这样他们才会松懈,才会舍得拿出更多的东西。

而积累资本除了突破一些技术难题之外,在经济上,需要通过军转民可以造血,不需要完全依赖国家拨款;

另一方面这十年通过与麦道的合作,健全现代化飞机企业的管理,造飞机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市场行为,必须要能被市场接受,出来的产品光靠情怀是卖不动的。

孙祖杰请求马奉山给他十年的时间,让他可以做到韬光养晦,积累资本,最后孙祖杰说的很明白,

“老马,就算没有我,运十也一定会下马,这是早就定下来的;但是我们国家同样需要大飞机,我也希望能够造出华国的大飞机,不管您信不信,我一定会坚定不移的按照我的既定思路走下去。”

孙祖杰这应该是第二次画饼,马奉山将信将疑,孙祖杰不知道他信不信,但是他是信了,他继续着自己的步伐,跟不上的就会被他一脚踢走,无论是谁。

八三年的春节,第一次联欢晚会孙祖杰根本没顾得上观看,春节之后的整个正月他一直忙着华夏飞机的相关事务。

此时华夏飞机的高层调整进入高潮,华夏飞机研究院先是成立了一个专家委员会,运十的总设计师马奉山担任首席专家,运十的多位副总设计师以及资深的子系统专家成为专家委员会成员,他们享受的是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待遇,主要承担的是技术顾问工作。

更夸张的是,华夏飞机同样成立了顾问委员会,周文安同志光荣的成为主任,但是下面的副主任,委员名单根本没有公布,这是非常明确的信号,不听话就到这里坐一坐。

一大批四零后甚至是五零后研究人员正式支撑起飞机研究院,三十八岁的武新施成为华夏飞机研究院院长,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