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夺取浮桥(2 / 4)

只有672人,编有三个中队,只不过这三个中队的兵力不均衡。负责战场修筑工事、排雷、施放毒气等作业的中队,兵力最多,达到286人,马19匹。负责用船只运送部队的中队和专门架桥的中队,兵力要少一点,但配备有运送架桥装备和小型汽艇的汽车。

留守黄河翟庄渡口浮桥的,就是日军第十六师团的工兵第十六联队的架桥中队。兵力和步兵中队相同,装备有运输搭建浮桥设备的汽车。

由于承担着留守浮桥任务,这个工兵中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加强,不再是平常那种人多枪少的情况了,基本上人人都有武器。

鬼子工兵中队三个小队,分别部署在浮桥两端的黄河东岸、西岸,控制渡口。其中,西岸驻有一个小队,另外两个小队,部署在黄河东岸的翟庄渡口。

这么重要的浮桥,日军仅派一个工兵中队驻守,说起来有点近乎儿戏。但这一带早已成了日军占领区,黄河东岸的平阴县城、东阿县城、肥城县城都驻扎有日伪军,河西岸经过日军第十六师团横扫后,日军第二十一师团部队又跟进驻扎,县城都已经被日军占领。这种情况下,日军在黄河渡口驻扎一个工兵中队,也就属于正常了。

黄骅率领抽调的三个连、新兵团、辎重营大部从董口渡河后,就开始向鲁南地区隐蔽运动。半路上就接到了萧四明的紧急电令,命令霍城率领新兵连、辎重营大部和运送物资的支前队伍继续向鲁南山区前进,命令黄骅亲率三个主力连赶往平阴县翟庄渡口,占领渡口,接应主力渡河东进!

这是萧四明在接到侦察营报告、确认翟庄渡口日军第十六师团架设的浮桥依然存在后,采取的果断措施,比寺内寿一下令拆除或者炸毁浮桥的命令差不多早了两天!

两天时间,足以让黄骅率领的三个主力连赶到翟庄渡口了!

此时,满天晚霞铺洒在奔腾的黄河上,斑驳陆离,流光溢彩。

黄骅带着三个连的连长、指导员,潜伏在距离翟庄渡口大约一里地远的一道壕沟里,举着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着渡口的情况。

正在观察呢,一支日军巡逻队远远地走过来了。

黄骅收起了望远镜,低声命令隐蔽。

几个连长、指导员都是老红军出身,干这种抵近观察、伪装隐蔽的事儿自然都是拿手好戏,顿时就往后缩,隐蔽在浓密的草丛和树枝里了。

一个鬼子曹长领着四个鬼子兵,刺刀上挑着膏药旗,从黄河边一路走了过来,转到了黄骅他们隐蔽的壕沟前,竟然停了下来,一个个解下裤子,撒尿了!

这一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