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主力编成(3 / 4)

团后,要抽调齐装满员的两个主力团回防陕甘宁边区。到时候抽调哪两个团,就值得思考了。首先必须得是主力团,得能打硬仗,这样一来,很可能未来东进先遣支队的二团、三团会被调回陕甘宁边区去。

从这个角度考虑,确保一团的强横战斗力,就更为重要了。

至于为什么会抽调东进先遣支队的主力团回防延安,而不是抽调即将赶到的五支队的主力团或者三十一支队回防延安,道理很简单,先遣支队是我军的新部队,回防延安,有利于部队的进一步整固。而三十一支队全都是冀鲁边子弟兵,更适合坚持冀鲁边斗争;五支队呢,有老红五团的底子,又没有象先遣支队那样吸收那么多的国*军溃兵,队伍成分更纯洁,比较起来,延安总部、八路军总部,肯定会抽调先遣支队部队回防延安的。

想通了这一点的萧四明,忽然就觉得王麓水、胡青云实际上比自己要聪明!

就这样,胡青云的意见得到了通过,萧四明的方案被修改了,决定以一、二、三营编成冀鲁边一团,四、五、六营编成冀鲁边二团,七、八、九营编成冀鲁边三团。

讨论三十一支队编为冀鲁边第四团时,邢仁甫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就是从统一战线角度考虑,最好还保留“三十一支队”的番号。

邢仁甫的提议遭到了黄骅的严厉批评!

此时,王明已经回到了延安,开始兜售他那一套“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理论,附带着还兜售“肃托”理论。

这个王明,部是极左就是极右,偏偏还一肚子墨水,擅长长篇大论地写文章,还要在党校讲,在报纸上发,很能蛊惑人!

历史上,也正是因为囿于维护统一战线,冀鲁边我军错过了彻底整编张子良部、曹振东部的良机。这两支部队都曾接受我军番号,后又脱离我军。特别是张子良部,成了我军的死敌,直到被消灭为止。

邢仁甫之所以提出要保留三十一支队番号,实际上是怕整编后削了他的兵权。

还有个原因,那就是三十一支队副司令王昭明不同意整编,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三十一支队是有正式番号的****部队,不能整编为十八集团军一部分。

因为心里有小算盘,邢仁甫就提出了从统一战线角度考虑,保留“三十一支队”番号问题。

历史上,曾国华率五支队、孙继先率津浦支队挺进冀鲁边后,第一次组建冀鲁边军政委员会,整编冀鲁边我军。当时,邢仁甫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是,三十一支队整编为六支队,同时照顾统一战线需要,抽调三支收编的游杂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