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一窍不通(2 / 4)

睛滴溜溜转了一下,其中一个竟然说没有路条就是不让进村,万一是鬼子汉奸伪装八路军呢?

萧四明喜得啊,直夸两个儿童团员认真负责,并说必须严防鬼子汉奸冒充我军,不能把一个敌人放进村里!

郑秀川这才拿出路条,让两个儿童团员查看了一下,这才和萧四明两个进村。

村口布设着明岗暗哨,还有值班机枪组。

萧四明一下就放心了,知道经过盂县整训后,干部们把宿营时的警戒抓的很实。

进村后,萧四明没有去看望正在几个打谷场上训练的部队,而是挨家挨户敲门,进了几家老乡的院子,查看水缸满不满、院子里扫干净没、厕所是不是垫土了。

看了一圈,比较满意,萧四明这才放心,知道新兵团是严格按照我军的传统训练的!

老乡们不知道这个十八岁的娃娃就是八路军的大首长,还以为他是普通战士,和他说话时没有半点拘束。

萧四明不光是想看新兵连的训练,还想看看他在宁津联席会议上提的几件事的落实情况,就问老乡们在麦田里套播玉米没?

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没好气地说:“种了!俺的地里都种了!不光是种了玉米,还种了许多红薯、南瓜、萝卜、白菜!那些八路军干部说,这是任务,种了就是拥护抗日,不种的话,就是不拥护抗日!俺就想不明白,种不种玉米、红薯、南瓜、萝卜白菜,和拥护不拥护抗日有球关系!净辖搞!”

在麦田里套播玉米,是后世的农业技术,这个时候推广,对习惯了一年一熟的冀鲁边农民来说,是个新事物,很多人接受不了是正常的!

萧四明耐心地对那老乡说:“大叔,在麦田里套播玉米,是要实现一年两熟,提高粮食产量。你看看这天,干旱的厉害,说不定明年春上还是干旱。玉米、红薯,都是高产耐旱作物,多种一点,可以弥补夏粮减产的损失。种南瓜、萝卜、白菜也是这道理,就是为了让乡亲们在灾荒年有点收成,既能糊口、填饱肚子,又能卖钱,多好啊!”

那老乡瓮声瓮气地说:“俺们这里都是枣林,大枣、小枣都不怕旱,不耽误卖钱!”

看来,干部们在宣传时讲的不到位,这个老乡有抵触情绪!

萧四明不走了,拉那老乡坐下,从兜里掏出烟来,给那老乡递了一根,自己也点了一根,边抽边和老乡拉呱开了。

郑秀川在一旁听的讶异,想不到萧四明竟然能和这老乡说到一起去,从麦子卖多少钱一斤、大枣卖多少钱一斤开始,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老乡家有几口人、有没有大牲口、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