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大珠小珠落玉盘(2 / 4)

。这一到了总部医院,学习肯定是第一位的,而且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想学,她又那么漂亮,院长、医生、护士、后勤管理人员,都愿意教她,短短一段时间,梅莹竟然学到了不少医疗管理的知识。

不仅如此,梅莹还在总政治部学习办报,跟着一帮秀才学写新闻稿、学刻版、学印刷。那些八路军秀才都是年轻人,心思就和太行山春天的山花一样,一片烂漫,暗地里不知道多少人对梅莹都有想法,只是知道名花有主,不能表示而已。

到梅莹随干部队下太行时,总部医院、总政治部宣传部的领导,都还跑去向老总们建议,干脆别让梅莹去延安学习了,她的文化水平好,学什么会什么,干脆就留在总部算了。

这是肯定不行的!

梅莹是在总部首长和战士们恋恋不舍的目光中,骑马走的!

萧四明爱梅莹爱到了骨子芯里,生怕她有闪失,不但给她挑的两个警卫员都是猎户出身的好手,连骑的马都是精挑细选的走马,跑起来稳当的很。

此时已经是四月上旬,农历的三月上旬,太行山、太岳山上山花烂漫,梅莹身穿一身在寿阳县宗艾镇缝制的八路军灰色单军装,长长了的秀发挽成发髻,藏在军帽里,腰里紧着皮带,皮带上挂着南部手枪枪套、子弹盒,腿上打着绑腿,骑在马上越发显得英姿飒爽、人比花娇。

一路行军,虽然要隐蔽行踪,但毕竟大对数时间是在根据地里行动,倒也安全无虞。

干部队里有十几个从上海来的青年,到延安去上抗大,全都是年轻人,男女都有。其中一个叫苏哲的小伙子,是学作曲的,长的白白净净的,戴着眼镜,背着一部手风琴,人很活跃。

自从见了梅莹以后,苏哲的眼睛一下就亮了,再也从梅莹身上移不开了。

现在好了,都是去延安学习的青年人,一起行军,接触的机会就多了。只要一宿营,苏哲就跑来找梅莹,从巴尔扎克的、托尔斯泰的一直聊到易卜生的戏剧、上海滩的电影,每次都聊得热火朝天的。

张永顺和陈忠两个都是盂县山里猎户出身的小伙子,盂县那地方自古以来特别讲“忠义”二字,他们俩的任务又是护送梅莹去延安,加上他们自从遇到萧四明后,就一路跟着萧四明征战,萧四明在他们眼里那都是战神一样的存在,对杀鬼子犹如砍瓜切菜的萧四明有一种盲目崇拜的心理。

苏哲几次来找梅莹,看到张永顺和陈忠两个的眼里,那就是一个字“骚!”

这两个八路军战士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反正是对苏哲有了看法。

昨天晚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