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00七章 三十一支队(3 / 4)
“向前看!”
“稍息!”
“立正!”
“全体都有,抬头挺胸,收腹提臀,双眼园睁,目视前方,跟着我喊三十一支队!预备:三十一支队!”
这次声音大了,但还不够整齐、响亮!
萧四明就说:“是不是都没吃饭?声音不够大、不够响亮!全体都有:跟着我喊:三十一支队!”
一连喊了十二遍,萧四明才算是比较满意了。
有了特务团的榜样,接下来一路、二路、三路再喊口号时,就好多了,用的时间也缩短了。
就是一个喊口号,一下子就把三十一支队的精气神给喊出来了!
萧四明接着就说:“冀鲁边党组织、三十一支队奋起抗争、与日伪军搏斗的事迹,八路军总部和延安的党中央都知道了。115师东进先遣大队挺进冀鲁边,就是和三十一支队的战友们并肩作战,团结和带领冀鲁边人民,打鬼子,除汉奸,坚持抗战,直到把小鬼子赶出冀鲁边、赶出华北平原、赶出中国去!”
紧接着,萧四明从国际形势和国内抗日战场形势两个方面,讲了抗战必胜的道理。
这个时候,虽然我军刚刚取得了台儿庄大捷,但总的说,日军仍然处于战略进攻态势,抗日战争还没有发展到战略相持阶段。许多人之所以动摇,就是因为看不到抗战前途。萧四明虽然年龄不大,但他讲的道理是实实在在的。比如他讲日本必败,就不是只说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从战士们都熟悉的一年四季的收成讲起,讲中国有多少亩耕地,日本有多少亩耕地,中国的耕地亩产多少,日本的耕地亩产多少。讲日本人一年能够供应部队多少军粮,最大限度是多少。而且,由于有大量的敌后武装存在,日本人运到中国的粮食,相当一部分得落到抗日军队手里。随着战争的进行,中国人越来越多地觉悟,抗日军队越来越壮大,小鬼子为了维持对占领区的统治,会不断地扩军增兵,军需自然越来越大。日本人会发现他们在逐步变穷,钱和粮食都供应军队了,国内的老百姓竟然吃不上饭了,战争自然就进行不下去了。打到最后,小鬼子的钱没了,粮食没了,训练有素的老兵都战死了,再组建的军队都成新兵训练队了,战斗力下降了,自然就得吃败仗了,只能投降!
八路军战士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出身,有的人是为了跟着队伍有口饭吃才扛枪打鬼子的。萧四明讲的道理,浅显易懂,战士们一听就明白!
讲完抗战必胜的道理,萧四明就说:“当然,抗战不可能很快胜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不怕,我们耗的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