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章 村村皆挂杏黄旗(2 / 5)

,在与邢台县交界的南和县河郭镇一带和日军展开激战,试图夺回邢台县城。打了四天四夜,最后撤退了。

日军随即沿北平通往大名、邢台通往济南的公路快速进攻,并在天津成立了伪河北省公署,在邢台成立了伪冀南道公署,管辖邢台、邯郸、安阳等三十多个县。

国民党正规军撤了,地方政权也逃了,整个邢台地区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各种会道门乘势而起,鼓吹喝符水可以刀枪不入、抵御日军的枪弹,愚弄百姓;国*军溃兵逃进邢台西部山区后,有的派粮派款,有的干脆就自立山头、落草为寇了,加上原有的土匪,邢台西部山区有14股游杂武装和土匪。

****说,邢台过去党组织发展的不错,可惜1935年组织暴动时遭到了国民党的残酷镇压,一部分党员被杀害了,一部分被抓了,还有的暂时隐蔽了,一些暴动时的枪、手榴弹被埋起来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一部分被关押在国民党监狱里的**员被释放了,隐蔽的党员也可以活动了,按照北方局的指示,组织了直南特委,开始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着手组织武装。

****说,我党领导的邢台县抗日武装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一二九师教导团长张贤约的先遣支队,另一部分是十八集团军东北抗日游击第一纵队。

一二九师依托太行山区创建根据地后,派教导团长张贤约组织先遣支队,到邢台地区开辟根据地,同行的还有著名教授杨秀峰组织的冀西游击战区司令部民训处地方工作团。从山西和顺松烟镇出发,翻越太行山抵达宋家庄后,兵分两路,先遣支队向南发展,冀西游击战区司令部民训处向北发展,发动群众。在宋家庄,张贤约见到了胡震,把胡震的百十人的队伍改编成了先遣支队第五大队。

胡震是邢台本地人,1927年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入党,后来当过红军连长,因为父亲有病,回家探亲。邢台沦陷时,胡震以训练壮丁的名义,从地主家弄来了十几支短枪,带着二十多名爱国青年准备到太行山里打游击,西进途中,收编了40名壮丁、40名警察,拉起了百十人的队伍。这支部队改编成129师先遣支队第五大队后,得到了发展,现在叫邢台县独立营。

张贤约领导的先遣支队在邢台周围发展的同时,派孙继先带着30多个人向冀南平原发展了。后来,129师又派陈再道率领四个连下了太行山,现在也已经到冀南去开创根据地了。

说起我党领导的在邢台的第二支抗日武装十八集团军东北抗日游击第一纵队,****说,这事儿说起来比较复杂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