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挑水泡(3 / 4)

白日军可以通过电台侦测到自己不对方位,那是在吃了亏、付出了牺牲以后才懂得的。

王麓水不懂不要紧,专门学无线电收发报的陈强和赵秀红懂。萧四明这一说,陈强马上就向王麓水解释无线电监测的原理。王麓水也就不再坚持要开机发报了。

这些事说起来话长,实际上一连归建后,战士们简单吃了点饭,喝了口热水,萧四明就下令出发了。依旧是侦察排在前侦查探路,一连在前,炮兵队、重机枪队、辎重队、工兵队、营直部门随后,二连紧随其后,三连负责殿后。

不立即转移不行,很可能占领盂县的日军正在朝碾子沟赶呢,行动迟缓的话,就可能被追上来的鬼子咬住。夜晚打是不怕的,关键是担心明天白天被日机发现轰炸,那就十分危险了。

此时,萧四明还不知道日军第一军司令部把独立营当成115师主力了,正调动大军往这里赶,准备寻找他们决战呢!

盂县通往旧街的山间大路不能走了,萧四明选择的是从白家沟向西南走,越过秀水河,从这一带最高的山峰水草山北麓插到寿阳县的太平河边,顺太平河河谷向南,直插正太路,天明前在寿阳的芹泉和平定的旧街之间越过正太路,在正太路南宿营,先护送王麓水和辎重队抵达安全地带,然后再转身去寻测石站的小鬼子的晦气!

部队说走就走,这一带的老百姓恐怕要遭大罪了!特别是碾子沟的乡亲们,房子被日机炸了,家园被毁,跟着部队到了白家沟,这个时候栖栖遑遑的,家家都是茫然无措。

因此,出发前,萧四明命令辎重队给碾子沟的乡亲们每家留下五块银元、一袋面粉,并让部队挨家挨户做工作,动员乡亲们避开大路到外乡去投亲靠友,待小鬼子撤退后再回来。

结果,碾子沟和白家沟有20个青壮年要求参军,其中有6个人是猎户,枪法还好。

萧四明当即下令给每个参军的战士家里多留5块银元、一袋小米,让二十个战士换上日军军装,直接发枪发弹药,编进新兵队,随部队行动。

这天正好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寒,华北地区冬季中最冷的日子。寒风象刀子一样,刮得人脸上生疼,眼睛都睁不开。好在天上的月亮、星星照顾,把月光星辉洒在山道上,部队不用打手电、火把就能行军。

寒冷的冬夜,八路军115师独立营长长的队伍穿行在太行山南麓的山间小道上。驮马的嘴里上了嚼子,战士们更是鸦雀无声,只有时不时响起的“往后传,跟上”的口令声在激励着战士们不怕冷、不怕冻、不怕累、跟上队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