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鬼子来了(2 / 5)
散隐蔽的伤员不得不转移,转来转去就转到了滹沱河南岸地区。
日军攻占盂县县城后,考虑到藏山地势险要,山大沟深,小鬼子很可能暂时间到不了那里,藏山又背靠富裕的滹沱河南岸地区,供养不成问题,又有新成立的晋察冀军区四支队和115师344旅在这一带活动,便于支援,军区就命令这支伤员队伍转进藏山里隐蔽。
刚开始,伤员们都安置藏山里面的藏山祠里,后来为了防备日军突袭,才在一个僧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深山里的这个隐秘的山洞,安置了下来。
之所以把这批重伤员从五台向南转移到盂县城北的藏山,除了日军八路围攻、谁也不知道日军会攻向哪里、哪里才安全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36名伤员,全都是115师343旅685团的,一旦伤愈,就要找115师343旅685团归队。而115师师部率343旅主力10月26日从五台南下后,打了广阳伏击战,消灭日军千余人,然后奉命转向晋西了。此时,留在正太路以北的115师343旅部队,只有685团二营组成的永兴支队,这批伤员将来伤愈后,可以就近归队。
无论是谁,第一次见到梅莹,都会为她的美丽所震惊!
瓜子脸,弯弯眉,挺直小巧的鼻子,薄薄的嘴唇,深深的酒窝,高挑修长的身材,特别是那双眼睛,宛如一汪清泉,眼波流转时,就是个石人也会心醉、融化。
难怪梅莹给伤员们换药时,伤员们就算再疼,都会咬紧牙关,强忍住不发出痛苦的呻吟声,一个个老实得象十七八岁害羞的大姑娘一样!
正洗着呢,就感觉身后有动静,梅莹一扭头,见一个身穿灰色单军装、脚穿草鞋的年轻的八路军战士正站在身后,嘴唇乌青,却笑吟吟地看着她。
寒冷的冬天,这个战士却不得不穿着誓师出征时的单军装、草鞋!
这个八路军战士,梅莹很熟悉,叫萧四明,河南洛阳人,从小跟着做地下工作的父母在广州、上海生活、上学。因为叛徒的出卖,萧四明的父母死在了国民党的上海北新泾监狱。成了孤儿的萧四明,被地下党送到了江西苏区,正赶上长征前的扩红,14岁的萧四明报仇心切,报名参加红军,当了红15师、也就是著名的少共国际师的一名红小鬼。由于打仗勇敢,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萧四明,在长征路上都已经当连长了。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由于减员太大,部队缩编,萧四明由连长改任排长。东征战役结束,萧四明再次因功当了连长,并被送到专门培养红军营连干部的抗大二期二大队学习。红军改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