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二章攻占北京(4 / 6)
然安民,稳定治安和接受众多大臣的投降的这些事情,还是由中华帝国战士们进行,终究杨过所率领的这十几万大军,其中有不少也不是什么好鸟,让他们处置这种事情,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
北京之战就这样落下了帷幕,其间历时不到四个小时。中华帝国这边战死不到三百人,周晨这边战死四千多人,而北京守军这边战死多达四万多人,其中有近两万人是死在了攻入紫禁城的侦查连的手上。
中华帝国大军攻入紫禁城之后,有多达三十多位大臣为大明尽忠自杀,有些人以至刚烈到全家一同自杀,奴仆也没落下,其中就包括史可法和仍牢中的熊廷弼。
这是没办法的事,任何一个朝代都有对其忠心耿耿的人,即便是那些建立仅仅即便年的如三国时期的吴蜀魏和南北朝时期的周齐梁陈,也有无数宁死也不愿投降他国的人,更不用说是统治华夏近三百年的大明了。
这种事情任谁也说不清是好是坏,以至在一定角度来说,这些死忠的人的情操是非常值得褒扬的。
还好,北京城的普通市民似乎对中华帝国的大军并没有太大的排斥,虽然也谈不上友好,并不会出现史书上说的那种箪食壶浆的驱逐,但至少没有出现几十万人坚持抵抗的事情。
整个北京城也只有永定门因为有大炮的轰击而出现坍塌,其他地方基本上完好无损。
北京城的陷落,周晨率领大军的战场反戈,让整个北方的局势是为之一边。
数十万大明军的转瞬之间完全的消失,使得长江以北的大明军队除了山海关的洪承畴的那近二十万的大军之外,几乎再没有一兵一卒。诸如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北部等地的军队全部加起来也不到二十万人,其中还包括逃出去的那四万神机营士兵。
愈加重要的是崇祯被俘,北京城陷落意味着大明朝统治的灭亡。即便地方上再推出一个朱家子孙当皇帝,那又怎样,只能算是苟延残喘罢了。
北京城陷落的另一个严峻影响是,诸如洪承畴等人得到了效忠的对象,他们以至都不知道自己还该不该继续留在山海关。
攻陷北京之后,陈元贇在第一时间,安抚了那些投降的大臣们,并且向他们保证,除了土地之外,他们的个人财产将得到尊重,他们以往的罪行不会被追究。
大概有人会不理解,陈元贇为何会做出这样的许诺。其实在战争开始之前萧明乾便同很多人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就能否收掠北京城里面的官员的家产,很多人都想将其完全没收。
但是在很多问题上非常坚持的萧明乾否决了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