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二十六章大明的军事布置(2 / 3)

是恐慌不已。

这样的猜测极有可能发生,而且如果是他崇祯,也会采取这样的行动。

“皇上,臣建议招杨过所部大军退守京师!”

正当朝堂之上,为如何应付中华帝国这一次气势汹汹的进攻而争吵不已的时候,内阁大学士周延儒突然站出来数了一句让整个大殿为之一静的话。

招杨过大军回援京师,那就意味着放弃了山西和陕西的防卫,算是让中华帝国大军可以绕道长驱直入了。

“皇上,万万不可啊!杨过所部大军现拱卫长城防线,一旦撤离,那么山西以西地区将拱手让与萧贼啊!”

周延儒的话音刚落,同周延儒不对付的温体仁便立即站出来反对。这已经是温体仁的一种习惯了。

“皇上,现萧贼大军遍布长城各处,且其火炮犀利,极善攻城。以现在在京师北部的兵力,根本不足以防守萧贼大军的进攻。

故臣建议撤回杨过大军拱卫京师,以优势兵力将萧贼大军挡在京师之外,同时协同京师神机营防备萧贼从天津上岸。使其不能对京师造成巨大威胁。

同时命令山陕各省军队各自自由防御,节节阻击萧贼大军,迟滞其速度,消耗其粮草,借助各地地形,寻机歼灭其所部。以千千万万大明军民的抵抗,使萧贼大军寸步难行!”

周延儒这一说法的确有些见地,放弃陈兵边界,以防被中华帝国一战击溃。同时利用空间换取抵抗的时间,以无处不在的抵抗来抵消中华帝国大军的装备优势。

“而且杨过大军一撤,陕西luàn匪必然重新复燃。其对萧贼大军一无所知,必然群起而攻。即使其后沉寂,萧贼大军亦不会对其放心,必然分兵镇压。此相当于我朝廷不废一钱一粮,养数十万大军。请皇上圣裁”

看到周延儒今天在大殿上侃侃而谈,而且说得有理有据,让温体仁是非常的不舒服。

但是周延儒的这一建议正合崇祯的心意。依托长城防御中华帝国的军队,已经被证实,根本不可行,而且杨过的那个猜测也让崇祯心中是寝食难安。

洪承畴和孙传庭是不可能有大军chou调出来的。山海关到北京一带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山海关一撤,那么几十万大军便彻底没有了阻挡,尽可以长驱直入。

而孙传庭那边同样不能动,其面对二十万中华帝国的大军压力已经非常的大了。而且南直隶,浙江等地是大明朝重要的赋税来源,一旦丧失,那么大明朝廷也就瘫了一半了。

想来想去,也就只有正在山西陕西一带的杨过所率领的平叛大军能还能chou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