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六娘的婚事(3 / 5)
打小读书的,性子也温和稳重,我家六娘太跳脱了,我想给她找个稳重的夫婿。”
王夫人点头道:“家中长子终归不一样的。”就像她给女儿选夫婿也偏向选长子,长子才能占据更多的家族资源。
吴氏说:“我生了四个女儿,前头两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见面,下面两个我再也不想远嫁了。这孩子喜文不喜武,日后又能接替县公之位,配六娘正合适。”
沈津和吴氏生了三子四女一共七个孩子,除了老来女十五娘外,余下六个孩子年龄相差都不大。六娘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
沈大郎是承宗的长子,妻室人选要慎重,所以迟迟没成亲,沈大娘、沈三娘则到了年纪就在当地嫁人了,女儿不像儿子,耽搁不起。
沈家不是落魄人家,即便二叔、二婶在当地嫁女,选得也是当地豪门,沈大娘、沈三娘的夫婿也是沈津千挑万选的,两人无论是才华还是人品都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也因为才华太好,他们早早地都考上进士外放当官去了。沈大娘、沈三娘目前都随夫婿在外放地,文官都要熬资历,沈家两个女婿也是心有大志的人,他们起码也要熬上十年的地方官才会回京。
吴氏已经有三年没见过两个女儿了,丈夫总说有机会让两个女婿回来,可谁知道这机会什么时候有?吴氏一想到上面两个女儿说不定此生都再难见面,就舍不得六娘也嫁这样的文官了。
在没有十五娘之前,六娘一直是沈津夫妻最小的女儿,备受两人宠爱,即便现在有了十五娘,也没影响她在两人心目中的地位,两人私心想把六娘留在身边。
吴夫人的话听得王夫人心有戚戚,陆远虽没离京,可她两个儿子现在也在外放,王夫人想到两个儿子就忍不住落泪,不过她有些疑惑地问:“可陈家是勋贵,万一将来要上战场呢?”
像沈氏、陆氏这样的书香门第,除非是有人故意撮合,不然很少会让家中儿女娶嫁勋贵,尤其不会让女儿嫁勋贵弟子。
儿子还能自己挣功名,女儿只能夫荣妻贵,文人挣功名只要读书、而勋贵想出人头地就只能拼命了,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女儿一辈子都毁了。
吴氏笑着说:“陈家不一样,他们家的县公再传一代就到头了,陈县公已经不想再让孩子从军了,他家孩子都是从小读书的。”
现任文安县公都是出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