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沙场秋点兵!(4 / 4)

范文程离去,皇太极的脸色却骤然阴郁。

他呆呆在窗边站了半晌,忽然大步走到桌前,铺开宣纸,龙飞凤舞的写下了几行大字:“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次日清晨一大早,后金军便开始了大规模撤退的行程。

不过,皇太极非常小心,他亲领的两黄旗主力亲自策应,左右各有镶蓝旗、正红旗、正白旗的主力护卫,虽是撤退,阵势却是稳而不乱。

昨夜时,李元庆和陈忠便已经召集各部千总级以上军官,先打了‘预防针’。

此时,后金军撤退的消息传过来,儿郎们阵中虽是产生了微微骚乱,但各级军官骨架,却是完好无损。

很快,儿郎们中的风势便得到了正确的指引。

连皇太极率狗鞑子的主力亲临,都不能阻挡弟兄们的脚步,这些狗鞑子,那还有什么好可怕的?

一时间,明军的欢呼声、雀跃声,简直直冲云霄。

不过,北岸高高的指挥台上,李元庆的表情却并未轻松多少。

皇太极的主动撤离,虽是稳固了他李元庆此时的政治~利益,但对整个大势而言,可不是个什么好消息。

后金军主力未损,这就意味着,他李元庆依然要加倍提起精神,绝不能有片刻放松懈怠。

但话又说回来,有皇太极这个活靶子在此,对李元庆可绝不是坏事。

也无怪乎,伟人当年言:“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哪怕他李元庆对这个时代,拥有着五百年的碾压优势,但以一人之力,想灭一国,一个民族,却也远非是一时一地之功。

游牧民族的延展性,实在是太强了。

也无怪乎,历代中原朝廷,对他们奉行的一直是分化、促弄他们自相残杀之计。

因为他们一旦团结起来,形成建制,可不就是士大夫阶层眼中的疥癞之癣了。

尤其是皇太极这种明主……

不过,对手的强大,对李元庆和他的弟兄们,也是一种鞭策。

大航海时代的大幕已经开启。

此时的后金女真,雄才伟略的皇太极,正好充作李元庆和他的弟兄们,包括整个华夏民族的垫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