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下乘之计!(3 / 5)

尔哈朗想不到的是,此时,明军战阵,李元庆和陈忠正在召集一众军官大快朵颐,喝酒吃肉,根本就没有半分想要夜袭的意思。

此时,北面段喜亮和徐黑子才推到海州城西六十里之外,而南面孔有德和顺子则正在对岳托织网,盖州张攀和陈~良策方面,也是刚刚进入东线战区,留给李元庆的时间还非常充裕,完全没有必要急在一时。

这其实也是‘侵略军’对阵本土军一个最大的优势。

对于本土军而言,于情于理,他们都不该轻易放弃领土,必须要寸土必争。

但对侵略军而言,只要后勤补给线充裕,想进便进,想退便退,可以拥有更多自由的主动权。

就像是后金军主力入关。

哪怕是明军的一个小县城,可能凑起来的兵力还没有一千呢,但面对后金军十万大军主力,却也只能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能死守,绝不能溃逃。

以卵击石。

结果便是不用想也能猜到了。

但这些边关县城的明军基层官僚、士绅们恐怕不会想到,他们就像是一条条卑微的小爬虫,死就死了,后面该怎样还是怎样,根本就不会对大局产生半点有效作用,反倒是将城中的大量物资、人力,白白送给了鞑子。

当然,从正面角度、从广义上来说,他们的做法绝没有错,还非常值得朝廷褒奖勉励。

却是不防~,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也是极为血腥的‘反面教材’。

一旦城被破,后金屠城,这就像是瘟疫一般恐怖的冷风,迅速就会肆虐身后的城池,从而让老百姓胆寒,更让统治阶层胆寒,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形成摧枯拉朽的蝴蝶效应。

以至于,到最后,敢反抗的基本都被杀死了,留下的,只是脑满肥肠、又胆小如鼠的‘顺民’。

在这种大势已经崩盘的情况下,哪怕再有有识之士,想要奋起而反抗,却已经失去了最佳时机,事倍而功半,只能是白白流血牺牲!

当然,大明幅员辽阔,万里山河,纵深极深,只要有一丝星星之火,依然可以有燎原的可能。

只不过,历史已经证明,汉人的精英骨血们,最终失败了……

在此时,李元庆其实也没有想到,皇太极这种雄才伟略的正主儿,竟然也会采取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保守策略。

一旦做出分兵防御这个选择,也就意味着,后金军主力将失去在整个大势上的统治权,从而,拱手交给明军。

在很大程度上,李元庆其实也非常理解皇太极这个思虑和布置。

毕竟,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