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天子这孩子……(3 / 4)
,推到整个士大夫阶层的对立面,推到整个大势的对立面。
此时可远非是崇祯十年之后,准确的说,是松山之役之后,整个大明的大环境已经崩盘,士大夫阶层已经抛弃了朱家的江山、纷纷另求他路。
在此时这般状态,失去了舆论大势的支持,这就意味着,李元庆将会失去在政治上的依托,事倍却功半。
但李元庆若去,那~~,崇祯皇帝却必须要出点血了。
就算得不到勋爵,最起码,李元庆的勋衔上,他得再加一层了。
虽是‘虎口拔牙’,但对此时的李元庆而言,这风险,却并非是不可控。
即是如此,李元庆又为何会不去?浪费这等机会?
更不要提,李元庆的确需要与崇祯皇帝好好聊一聊,改善一下双方这几年、一直充满了猜忌的关系了。
用两天时间,将岛上的事情筹谋完毕,关键还是军事方面的部署。
李元庆非常担心,历史上的己巳之变,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很可能还是会发生。
以皇太极的雄才伟略,他很难放过这简直若天赐一般的良机。
毕竟,今年年初的入关之役,后金军方面虽然有一定的损失,但总体而言,收获却是相当丰厚。
而李元庆去京师这种消息,根本就遮掩不住,皇太极又怎可能会放过这等机会?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猪队友既然已经无可改变,李元庆自也只能在对手身上想办法了。
尤其是~~,有着今年年初与刘兴祚的紧密配合,李元庆已经有了充裕的经验和把握,再在这场战事中,狠狠的捞上一大票。
届时~,只要能将袁蛮子搞下来,李元庆就有了重新恢复辽南,包括名正言顺的吃下旅顺、吞并东江的光明正大借口。
而只待能将辽南和东江连成一线,李元庆在军事上,将第一次真正占据、在对后金战事中的主动权,也有了更深厚、更宽阔、更充裕的战略空间。
一旦此事达成,李元庆自己不犯下猪一般的失误,那~~~,困扰华夏几百年的女真之患,将被他李元庆一己之力,控制在一个可控范围之内。
风险与回报往往是成正比的。
想要获得更大的收益,饶是以李元庆此时的位置,却也必须要有承担风险的代价和准备。
十一月二十一,李元庆在四十余艘的庞大船队、五千余长生营精锐儿郎们的护卫下,前往皮岛,迎接毛文龙的遗孀沈氏,之后,再由皮岛,直接前往京师。
而到十二月初时,长生营还有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