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五百年的大黑锅!(2 / 5)

的‘戚家军’、浙兵集团,他们又怎的可能讨得了好?

在处理完、安顿好这些蒙古杂役之后,戚继光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军事行动,他便将目光转移到了战略防御上。

在他力排众议、强有力的手段操作之下,朝廷很快同意了他修筑蓟镇防御的计划。

在之后的数年时间内,戚继光精打细算,不但修缮了蓟镇北部诸多的长城,对蓟镇本身的防御,也有着极大的改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此时~,蓟镇兵力虽是非常薄弱,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可战之兵,但~,其整体防御规模,尤其是城池的强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也是此次后金军主力,包括东线主力,直取遵化,却并没有取三屯营的重要原因。

说白了,后金军此次入关,就是为了耀武扬威、发大财而来,他们又怎会不开眼的来啃三屯营这种‘硬骨头’?

此时,站在三屯营南门外,看着三屯营高大威猛的城墙,李元庆的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

身在局中,却又跳脱这个局中,没有人比李元庆更了解此时大明的政治意识形态了。

赵率教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如果朱国彦是个强悍之辈,此事,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一句话就能顶回去。

因为赵率教是夜间赶至,大明的军律例有明文条令,‘战时、夜间、军队不得入城’。

朱国彦不让赵率教入城,从各方面,都很好交代。

尤其是~,关宁集团作为此时整个大明国力鼎力支持的强势新兴军事集团,这帮大爷们,对其他各镇的军头,都不是太感冒……瞧不起人,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朱国彦在这种时候摆赵率教一刀,也完全是人之常情!

但奈何……赵率教出事了,人已经死了,他的精锐嫡系、五千余将士,近乎是全军覆没。

那~~~,这事情可就不是太好交代了……

尤其是重镇遵化的失守,总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不是?

在明末的整个官场,做实事,敢做实事的人,的确是凤毛麟角,但~,论起推诿扯皮、耍手段洗自己的屁股,那可各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按照李元庆之前的思虑,他是准备直接略过蓟镇,从暗地里经营,把后金军此次入关掳掠的百姓、财物抢回来。

但此时~,得知了朱国彦这个纰漏,李元庆却是想跟朱国彦好好‘聊一聊’……

后世,太祖曾有个至高无上的杀手锏,‘建立统一战线’……

毕竟,一个人就算是再强,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