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原因(3 / 4)

人,还能稍稍拿出门面,剩下的李家人,那却就有些不成溜了……

甚至,在此时的辽西,李家人都没有副将以上的军职。

铁血雄狮,从来都是需要战争来考验、磨练、成长,但~,辽西这几年不外乎就是两场大战,一是宁远,二是宁锦。

宁远大捷,李元庆是亲历的,自是清晰的知道,这里面是个什么模样。

而宁锦……

跟广宁之役比,除了城池没失……有什么具体分别么?

是。

关宁集团的确是有资源,有着朝廷的鼎力支持,加之他们靠近蒙古,更容易搞来战马,可以挂上铁骑的名头。

但战役呢?战功呢?

所谓的关宁铁骑已经几年了?

除了当年的柳河之败,被鞑子几百人将七八千正规军杀的落花流水,他们什么时候出城作战过?

更不要提,是与后金的八旗铁骑来场面对面的硬冲了。

这样的军队,各怀心思的统帅者,又能指望他们有什么战斗力?

也就是靠着宁、锦的城池之利,耍耍嘴皮子、窝里横罢了。

但~,毛文龙的东江却不一样。

皮岛是有大海隔阂,后金军主力一时半会儿无法奈何皮岛,但,东江部的功绩,几乎都是毛文龙带着儿郎们冲杀出去,甚至,冲杀到老寨一线,一刀一枪的磨练出来。

是。

毛文龙的确是有败绩,但谁又能保证?能永远不败,始终都打胜仗呢?

但东江部儿郎宝贵的战争经验,却是关宁集团花上几千万两、甚至是几亿两的白银,也绝无法买来的。

再加之后期时,袁崇焕一度切断了登莱对东江的供给,儿郎们一度甚至连草根都吃不上了,更不要提,是百姓们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

也无怪乎在大局崩盘之后,陈继盛死,后来的黄龙也死,东江旧部,几乎全都投入了满清的怀抱,成为了满清马踏中原的排头兵、前锋尖刀了!

此时,李元庆已经处在这个时代,他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再发生。

而李元庆此时仔细思虑,历史上,袁督师之所以非要除毛文龙而后快,主要还是几个关键的原因。

首先,东江部孤悬海外,远离辽西中枢,虽有太监监军,却没有文官监军,加之毛文龙又生性桀骜,袁督师想控制东江,着实是非常困难。

直白点说,毛文龙不听他袁督师招呼啊……

再者,东江部几乎年年都有连绵战事,捷报不断。

尤其是功劳首级方面,每年最少也能搞个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