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竖子!安能与你谋?(2 / 4)

关于功赏的回复。

但此时,因为阉党和东林的纠结,已经过去快两月了,还没有明确的消息传过来,也没有确定准,到底要不要李元庆、毛文龙、陈忠几人,去京里参加封赏。

但通过杨娇~娘雾雨阁的渠道,李元庆却是提前摸到了一点小风声,此次封赏,极有可能‘雷声大,雨点小’。

毛文龙这边,有可能是继续加持尚方宝剑,而李元庆和陈忠这边,估计就是金牌、银牌令箭,还有就是金钱方面的补偿。

毕竟,不论是毛文龙,还是李元庆和陈忠,这‘腾飞’的速度实在有点太猛了,不是定鼎重城,歼灭主力这样的功绩,朝廷也不可能再给几人太大的直接封赏。

长生岛八月初的天,已经有些凉了,尤其是午后又有一场大雨,空气中已经隐隐渗进来秋的意味。

大的政务,基本上都已经被理顺,今天下雨,李元庆也就没有出门,呆在内书房里,仔细理着这些时日各方发过来的邸报、情报。

站在李元庆的角度,此时他是不愿意进京的。

既然阉党和东林已经差不多达成了妥协,不肯给他们几人肥肉,只肯丢几块小骨头,再进京,意义并不是太大。

有魏良和张启亮去京里周旋,便已经足够。

李元庆也正好准备利用这个契机,去日本和南洋走一趟。

‘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一直是华夏民族最大的痛。

此时,长生岛军力昌盛,物资却不充裕,李元庆也想借此时机,去日本和南洋碰碰运气。

看看他的儿郎们,与此时世界的‘先进武力’,究竟有多大差距。

成了,自然最好,若失败,有强大的船队作为支撑,李元庆和他的儿郎们也有充足的自保余地。

只不过,杨小船的船队还没有回来,老孙这边,又已经亲自给天启小皇帝写了几封辞呈,李元庆也只能收敛心思,静静等待。

政事方面,虽然让人不是太愉快,但内宅方面,李元庆却是春风得意。

八月初二,念儿又给李元庆添了一个小公子,六斤八两,小家伙虎头虎脑的,像极了李元庆,也是李元庆的第五个儿子。

而彩虹姑娘这边,也已经临盆在即。

虽然她现在的身份是带发修行的‘尼姑’,但她的尼姑庵就在李元庆的府里,在李元庆的深宅大院里,外人又怎的能知晓其中奥妙?

一边思虑着,李元庆一边用碳条随手画的简易地图上描着。

现在,整个辽南,除了海州,因为地理位置实在太过靠近内陆,李元庆并没有完全吃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