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新与旧(2 / 4)
下四五百人。
但东江的实职编制,恐怕,百多人都很难容下。
形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很复杂,但其实也很简单、很直观。
辽地三部,李元庆的辽南是刚刚独立出来,并没有赶上天启元年、二年、广宁军溃败之后的大爆发逃亡。
在沙岭、西平堡兵败后,广宁军十几万大军几近全军覆灭,百姓伤亡更是惨重。
但事实上,百姓伤亡惨重是真的,广宁军兵败也是真的,但对广宁军内部大大小小的军头们来说,虽是巨变,但实际上,却并未伤及到他们的骨骼。
有着沈阳城逃亡的经历,李元庆深深明了,他们在辽地的接连兵败,真正受伤的,只能是老百姓。
军、兵,尤其是军官们,与老百姓们相比,他们实在是拥有太多太多的资源。
当初,后金兵困沈阳城时,若李元庆不是大头兵,就算明知后金军将要在明日破城,他也很难有机会在最佳时机逃出来。
否则,他最大的噩梦就不是后金军了,而是同胞的明军。
比如西平堡之战,刘渠等人的三万余主力,在沙岭被后金军围剿时,周边附近,至少有不下十万余的明军,完全有机会救援,但从头到尾,直到刘渠等人兵败身死,也没有哪怕一支援军来救。
沙岭兵败,西平堡沦陷,广宁军其他的十余万所谓精兵,只知一路逃窜,兵败如山倒。
但他们有后金主力的消息,老百姓们怎的会有?
等老百姓们反应过来,后金主力的屠刀已经举到了他们身前。
手无寸铁的他们,又如何反抗如狼似虎的后金主力?只能是沦为猪羊,被全部宰杀。
广宁之战,真正死在后金军手里的明军,只不过是屈指可数。
尤其是大大小小的军头们,除了被充作炮灰的、抓了典型的,其余很多人,都未曾真正伤筋动骨。
后来,后金主力撤走,一把火烧了广宁城,赵率教趁机收复了前屯,开始大肆在前屯招兵买马,意图恢复。
但赵率教是关宁的老牌将门子弟,怎的可能会看上太多广宁军的溃兵、泥腿子?
除了少数有用之人,被赵率教留下来,其余的大多数,要么,卷着家财、铺盖跑路,逃回关内,要么,去皮岛投靠了新兴的毛文龙,混个一官半职。
毛文龙自收复镇江后,圣眷正浓,威势冲天,魏公公也很看好他,加之皮岛并没有文官监军,着实是提拔了一大批人。
李元庆和陈忠,就是当时的受益者。
但他们两人却只是‘之一’。
再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