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自私(6 / 12)

越于他人,那就会像猴子国的马---科---斯夫人,拥有三千双鞋子仍嫌不足。

人的利益既具有统一性,那么,依据利益统一性的原则行事,从自己或该集团的利益要求出发,以利他作手段,最后达到利己的目的,兼具利己利他的客观效果的行为及指导这种行为产生的观念。笔者将其称为“合理自私”。

人的利益既具有矛盾性,那么。依据矛盾性原则行事,不仅从自己或该集团的利益要求出发。且以损害、牺牲他人、社会的利益为手段,最后达到损人利己的效果的行为与指导这类行为产生的观念,笔者将其称为“恶性自私”。

人的利益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分。相应的,人的自私可分为“近自私”和“远自私”。为了个人或集团眼前利益的意识及行为,可称为近自私;与此相对,为了个人或集团长远利益的意识及行为,可视为远自私。

人之聪明、狡诈,人之利益关系的复杂,极重要的原因之一。即在于人能够为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

人追求最大的利益,但这个最大的利益是从整体、长远着眼的,而整体的、长远的最大利益的获取,往往需要以眼前、局部利益的牺牲为代价。

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欲取之以李,需先投之以桃”。为了利己,人可以先利他,为了损人利己。人亦可以先利他,这两类行为,从静态的意义上,从一个行为。甚至一系列行为看,都极易与“无私的利他”相混淆。

所以,远自私的概念。对于从动态的意义上把握理解人的利益关系,十分重要。

让大家看看“蛋糕理论”:就一个已经生产出来的蛋糕而言。必然是资本家分得愈多,工人分得愈少;反之。工人分得愈多,资本家分得愈少,这是任何人的意志都无法改变的。然而,这个定量蛋糕的分配能够引起生产下一个蛋糕的量的变化。

资本家在反复的实践中已经明了,如果在现有蛋糕的分配上,他分得太多,工人分得太少,那就会因为这次分配挫伤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下一个蛋糕可能生产得更小,这就意味着下一次蛋糕的分配,资本家如果不是比上次分得较少,至少很难分得更多。

相反,如果他这次分得相对少些,给工人分得相对多些,由于刺激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下一次蛋糕生产得更大,这样,工人可能比上次分得更多,资本家也分得更多。

人追求最大利益,资本家追求的是总产品的总利润,他懂得“一五得五”,但他更明白“二四得八”。

因此,与其说资本家是由自私变得不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