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天外神铁(4 / 11)

的东西,能够得到多少就得到多少,只要得大于失,人生就是可以满足的了。我想“有所得必有所失”的含义大致就是这样了。

不过,同样的,有所失必有所得!人们会说,这两句话除了词序的颠倒外,看不出有什么意义的区别。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其一必取其一,有一失必有一得,这与“有所得必有所失”所说的有什么两样呢?

答案很明确,这两句话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第一,有所得必有所失是先追求所得,后计算损失,看是否得大于失;而有所失必有所得,则是先估计损失再图其所得,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先难后易,先苦后甜,失之者视之泰然,得之者喜出望外,边际损失小于他人,而边际效益大于他人,自然,得失相抵后的效益也出乎意料地大于他人。

第二,有所得必有所失是被动地承受损失,只要有一点机会,就会去弥补这种损失,否则心里总是若有所失,总有所缺憾和不平衡;而有所失必有所得则基于一种深刻的、清醒的价值观,事先自觉地主动地舍弃某些价值和利益,而集中力量去追求某些别人不以为然而自己深信不疑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当看到别人比自己更风光、更富有、更有权势时,心中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不去计算一时一刻的成败和一城一池的得失,全力以赴冲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关注人生竞赛的最终成果,在某一时刻,伫立四顾,发现自己已登上了一座高峰,而过去风光一时、春风得意的人物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山脚下了。

第三,有所得必有所失容易随波逐流,认同一般的价值观和眼前的实际利益,其得者为有形的世俗利益。其失者为无形的长远价值;有所失必有所得则愿意失去眼前的、实际的利益,甘于寂莫、甘于淡泊、甘于平静,十年面壁,十年磨剑,以图一朝破壁。一剑封喉。

第四,有所得必有所失者只是按一般的标准计算得失和衡量后果,而缺乏深刻的自我反省;有所失必有所得者则对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自己想要和不想要的东西有非常清醒的了解,根据自己的优势来确立自己想要的,根据自己的弱势来确立自己不想要的,从而主动地避开自己的弱势。绝不为追求那些许多人趋之若鹜的东西而强迫改变自己的个性,绝不在自己的短处上与别人竞争,以自己的劣势去抗衡他人的优势,而是集中自己的优势,发掘自己最优秀的潜能。使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成就足以鹤立鸡群,傲视一时。

这样,有所得必有所失者可能会在不知不觉间失掉了人生中无形的然而又是最珍贵的东西,而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