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一个回忆(11 / 12)

上,有位姑娘仅用一元钱就打开了录取的大门。

当考官在问完她问题之后,又说了一句:“如你被录取了,我们会打个电话给你的。”

话音刚落,就听到女孩用清脆的声音说:“请你无论如何,打个电话来,即使我失败了。”一边递过去一元钱。

考官充满了好奇:“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如果我被录取了,这打电话的钱不该公司出;如果我没被录取,这打电话的钱更不该公司出。”

然后考官直接告诉她:“你已经被录取了。”

此后,女孩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出色。

“打电话”,从这个细小的环节中,考官做出决定也绝非心血来潮:首先,能明确公私财产是一个会计应具的素质;其次,在失败后能去思考自己的不足,说明她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

因此,女孩用一个细节,打动了考官,自己也获得了成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见,任何一次成功绝对离不开细节。

一根链条,最脆弱的一环决定其强度;一只木桶,最低的地方决定其容量;而一个人,最差的品格决定其发展。

祸患常积于疏微,而智勇常困于所溺。细节不小,从一个细节中我们有时可看出事态的发展趋势。

当纣始为象箸,箕子就曾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

或许,有人会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拘小节”。于此,我只想说:“大丈夫应扫天下,但一屋不扫,更何以扫天下!”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决定成败。

在当今中国,想成功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很少。须知伟业固然令人神往,但构成伟业的却是许许多多毫不起眼的细节。

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才有可能成就伟业。

我们唯有改变心浮气躁、好高骛远的毛病,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方能成功。

佛经里说,“沉香烧炭”、“杀子成担”,这些愚人的行为,都会造成“因小失大”的后果,正是“偷鸡不着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同“猴子拾豆”,为捡拾掉落的一粒豆子,结果放弃手中的整把豆子,这是多么划不来呀!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里,都有无限的宝藏,可以成佛作祖,可以解脱自在,可以了生脱死,可以断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