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保健作用(5 / 8)

呈握拳状,食指所在的位置便是四白穴。

    又或是当你两眼平视前方时,瞳孔下一寸处的颧骨弓凹陷中,也就是眼眶下缘正中直下一横指处。

    动作要求:闭上眼睛,先将左右食指与中指并拢,放在靠近鼻翼两侧处,再以两手大拇指支撑在下腭骨凹陷处,然后放下中指使之与其余手指一并收拢如握拳状,以双手食指指腹分别在在面颊中央按揉。

    旋转按揉一圈为一拍,如做八个八拍即六十四拍,则每过一个八拍就改变一次旋转方向。

    动作要领:穴位不需要移动,按揉面不要太大。

    合谷穴:合谷,别名虎口,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出自灵枢?本输。

    此腧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解表泄热的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头痛、发热、目赤肿痛、口眼歪斜、耳聋、经闭,滞产等病症。

    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处;或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长于清泻阳明之郁热,疏解面齿之风邪,通调头面之经络,是治疗热病发热及头面五官各种疾患之要穴,四总穴歌中将这一功效主治特点归纳为“面口合谷收”。

    由于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肺主皮毛,大肠经是肺经的表经,而且合谷与肺经的络脉直接相通。故此穴可以宣肺理气,疏风解表,调汗泻热。是治疗表证的要穴。

    对于汗证,此穴有双向调理作用,无汗可发汗,汗多可止汗。另外合谷的泻热作用还可用于疟疾发热。

    此穴为大肠经原穴,为大肠经原气所输注之处,大肠经络肺过胃属大肠,故可调节胃肠功能。具有和胃降气,调中止痛,通腑泻热之功。治疗各种胃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