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四首歌,震乐坛(5)(2 / 3)

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唯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顾瑶一开口,其声线立刻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清冷空灵,但不过分冷寂,宛如月光。

要不是她面带微笑,感觉仍旧是那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江玉燕。

好在不会出戏,能进得去歌曲中。

等到顾瑶唱到副歌部分时,情感和声调提升,字字珠玑,总能找到与心声产生共鸣的一句。

“转寒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睛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而这首歌在作曲和编曲上,背景音乐刚好契合了词的意境,十分有古诗词的韵味,婉转而优雅,再配合顾瑶的深情演绎,不仅歌曲本身听着赏心悦目,还给人一种极美的想象和一种冷清又释然的心境。

营造出的氛围和情绪,代入感很强,中秋节未到,观众们却开始思亲。

果然,姜戈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首歌注定会成为一首经典歌曲,并且传唱度会相当广泛。

“人月无常,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月圆之日,有多少远离家乡的人人凝望着月亮,思念着家人。”

“有些事是不能强求的,只要彼此惦记就足够了。”

“请珍惜这眼前的点点滴滴,不要等到离别之时叹哀愁。”

“越长大,越能感受到古诗词的美,谢谢留下这么美的作品。”

“……”

……

你有歌,观众们就有故事。

大家不是抗拒古诗词,只是觉得距离远了点,其实在我们古典的文学形式来说,诗歌是不分家的,古代的诗其实就是切合韵律,可以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的一种文学体裁形式,而这种“和诗以歌”的新形式,打破了这种距离感,带来了别样的惊喜。

“唉,怎么就结束了。”

“是啊,好不舍。”

“这么好的节目,希望一直办下去。”

“节目要有,姜戈也要有”

“别太悲伤,咱们这么多古诗词,办个几百期是足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